• <pre id="eq9ff"></pre>

    <td id="eq9ff"></td>

    <track id="eq9ff"><ruby id="eq9ff"></ruby></track>
    <object id="eq9ff"></object>
  • <track id="eq9ff"><strike id="eq9ff"><tt id="eq9ff"></tt></strike></track>
    <acronym id="eq9ff"><label id="eq9ff"><xmp id="eq9ff"></xmp></label></acronym>
    <acronym id="eq9ff"></acronym>

  • <p id="eq9ff"><label id="eq9ff"></label></p>
  • 業內觀察

    • 當前位置:首頁
    • 業內觀察

    國家電子招標投標試點巡禮——湖北省公共資源交易監督管理局

    • 來源: 中國招標投標公共服務平臺
    • 時間:2017-06-23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國發[2015]40號)、《國務院關于加快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工作的指導意見》(國發[2016]55號)部署,大力發展電子化招標采購,促進招標采購與互聯網深度融合,湖北省從提高全流程電子化交易覆蓋率、加快系統互聯互通與信息共享、創新監管模式等方面入手,不斷推進公共資源交易各項工作提檔升級,努力建成全國一流的公共資源交易平臺。

      一、凝神聚力,不斷提高全流程電子化交易覆蓋率

      推進公共資源交易電子化,電子交易系統建設是關鍵。湖北省公共資源交易主要涵蓋工程建設招投標、政府采購、土地礦業權出讓、國有產權出讓、藥品藥械集中采購五大板塊。為快速實現全省全流程電子交易系統的全覆蓋目標,湖北省公共資源交易監督管理局采取了“集約化”、“專業化”、“市場化”相結合的建設方式,全面推進全流程電子化交易。

      一是以“集約化”方式,積極推進電子交易系統建設。為快速實現全省各級交易平臺全覆蓋目標,湖北省及時將傳統的分散建設方式調整為集中的建設方式,采用由省中心建設省電子招標投標交易云平臺(以下簡稱“省交易云平臺”)和市(州)建設本區域的市縣一體化交易平臺兩種模式。其中,省交易云平臺是為解決部分市(州)和縣(市、區)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在交易平臺建設資金、技術、人員等方面的困難,由省中心出資在省電子政務外網統一部署規則統一的交易平臺軟件,并搭建門戶網站群,供有需求的市、縣無償使用。省交易云平臺是省市縣三級一體化交易平臺,全省已有省級(省中心)1家、市級4家和縣級22家,共27家中心申請使用省交易云平臺。省交易云平臺已在2016年11月中旬完成部署,并上線試運行,大大促進湖北省交易平臺的建設步伐。

      二是以“專業化”方式,推進其他類型公共資源電子交易系統建設。湖北省級政府采購平臺升級改造工作于2016年5月啟動,升級改造后的省政府采購平臺采用一體化建設模式,可供市(州)政府采購中心無償使用,截至2017年1月,已有宜昌市、黃岡市、荊門市三個市(州)政府采購平臺實現了交易全流程電子化。省國有產權交易由武漢光谷聯合產權交易所開發建設的全省統一的產權交易平臺,2016年底已完成對平臺進行了升級改造,實現了全流程電子化運行。省拍賣交易平臺是2014年12月建成的全省統一的拍賣網上交易平臺,包括了礦業權拍賣交易子系統、土地出讓交易子系統和公車拍賣交易子系統。目前,省級和黃岡市礦業權拍賣已在該平臺運行,實現了全流程電子化運行。省藥械集中采購平臺是由湖北省公共資源交易中心開發建設的信息化平臺,目前,藥品和高值醫用耗材交易均已實現全流程網上運行,二類疫苗交易子系統正在開發過程中。

      三是以“市場化”方式,鼓勵市場主體建設電子交易系統。鼓勵有條件的大型央企、招標代理建設“市場化”電子招標投標交易平臺。目前,湖北省范圍內武鋼集團、東風汽車集團等大型央企,湖北成套招標股份有限公司、華杰工程咨詢有限公司等招標代理等市場主體相繼建成各自的交易平臺。

      目前,湖北省交易平臺采用“集約化”、“專業化”、“市場化”建設方式,全省交易平臺建設覆蓋率已由2015年的33%提升到2016年底的100%,同時省電子交易平臺全流程電子化率在2016年底67%的基礎上得到了進一步提升。

      二、一網貫通,加快推進系統互聯互通信息共享

      隨著互聯網與公共資源交易領域融合發展的進一步深化,針對電子交易系統存在系統壁壘和信息孤島問題,互聯網已成為提供公共服務的重要手段。依托“互聯網+”,構建有效整合資源、集成落實政策、完善服務模式的新型公共服務平臺勢在必行。

      一是率先建成公共服務平臺系統。公共服務平臺是電子交易體系的樞紐,湖北省緊緊抓住湖北省公共資源交易電子服務平臺建設這個“牛鼻子”,率先在全國將公共服務平臺從招投標擴展到公共資源交易,涵蓋工程建設招投標、政府采購、土地和礦業權出讓、國有產權交易,藥械采購等板塊,克服無技術規范,無先例可循等困難。平臺采用軟件自主開發,硬件租用云平臺的方式,率先在全國建成了全省統一的“公益服務型”電子服務平臺,該平臺已于2016年2月24日正式上線運行。

      二是實現“縱橫貫通”。全面推進系統對接工作,對上實現了省公共資源交易電子服務系統與全國公共資源交易平臺、中國招標投標公共服務平臺的對接;橫向按照“4+N”的模式,實現了省電子服務系統與省招標投標平臺、省國有產權交易平臺、省政府采購交易平臺、省礦業權出讓交易平臺等平臺的對接;對下實現了省電子服務系統與17個市州電子交易系統的對接。積極拓展平臺網絡,實現了省電子服務系統與省投資項目聯合審批平臺、省信用信息公共服務平臺及武鋼、東風2個央企平臺的對接,搭建了“一張網”。

      三是促進信息共享。實現信息采集“快”、信息公開“全”、信息運用“實”,明確了信息公開的內容,開發了信息公開標準電子模板,統一了信息公開的形式內容和數據標準,建立了市場主體信息和交易信息數據庫,加大信息公開力度,實現了交易信息的陽光透明。通過系統對接聯通,實現信息“一地登記、全省共享、全網公開”。截止2017年4月30日,省公共服務平臺已匯集各類信息933487條,累計向全國公共資源交易平臺、中國招標投標公共服務平臺推送信息754549條。省交易平臺開通了微信公眾服務平臺,實現了信息定時推送、場地和交易信息即時查詢。

      三、創新監管體制,實現多方位監管模式

      隨著交易過程的電子化,傳統的交易監管方式已不能滿足電子化的要求,湖北省利用“互聯網+”、在線實時監督、強化信用管理等手段建成綜合監督平臺,推行電子招標投標監管方式信息化、監管工作常態化,推動監督方式從傳統現場監督到在線遠程監督轉變,從節點監督到全程監督轉變,從分散監督到集中監督轉變,從而實現智能監管。

      一是創新建設公共資源交易監督系統。湖北省積極創新招標投標監管方式,在國家監督平臺尚無技術規范的情況下,自主創新開發了湖北省公共資源電子監督平臺系統,該平臺已于2016年12月2日上線運行。監督平臺包含在線監督、投訴處理、數據統計分析等功能模塊,通過監督平臺可實現對省電子招標投標交易平臺進場交易項目的全程、在線、實時電子化監督。同時,監督平臺給行業行政監督部門預留通道,行業行政監督部門直接登錄省監督平臺進行實時監督。

      二是強化信用管理。將公共資源交易誠信體系納入“信用湖北”建設,探索建立守信激勵、失信懲戒工作機制,開發建成信用量化系統軟件,開通違法違規行為信息發布平臺,實現省信用信息發布平臺與信用中國、信用湖北等11個信用網站對接,累計發布不良行為記錄信息1531條,接受查詢21000余次,形成了“辦法+平臺”的誠信制約機制。

      三是建立社會評價機制。為積極推動在全省范圍內形成規則統一、公開透明、服務高效、監督規范的公共資源交易平臺體系,促進湖北省公共資源交易平臺公共服務質量和效率的提升。在監督系統中開發了由市場主體以及第三方參與的社會評價功能模塊,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委托第三方對湖北省各級公共資源交易中心所提供的公共服務開展社會評價。

    国产丶欧美丶日本不卡_怡红院精品久久久久久久高清_老司机午夜精品视频_免费国产在线观看中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