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澤市位于山東省西南部,地處魯蘇豫皖四省交界,面積1.2萬平方公里,人口1014萬。近年來,在中國招投標協會指導下,在中國招標公共服務平臺有限公司的支持下,菏澤市貫徹落實國務院整合交易平臺方案,順應“互聯網+”發展趨勢,緊緊圍繞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創新交易平臺配置方式,健全“A+1+N”交易平臺體系,取得了階段性成果。
一、堅持三個導向,理清配置思路
交易平臺配置方式決定著服務質量和效率。電子化交易平臺體系的配置主要有三種模式,一是自行建設、管理和運營;二是對現有平臺場所和電子交易系統實行互聯共享;三是特許經營、購買服務或PPP。
菏澤市在選擇平臺體系配置方式時,一是堅持問題導向。自行建設和管理運營電子化交易平臺,普遍存在投資大、財政負擔重;重復投資、過度投資和投資不足并存,資源配置績效差;不能形成有序競爭的服務市場;服務效率和質量難以保證;不利于數據資源的流動、開發、公開和共享等問題,為解決這些問題,必須創新交易平臺配置方式。二是堅持目標導向。按照國務院辦公廳《方案》提出的目標,實現公共資源交易平臺從依托有形場所向以電子化平臺為主轉變,以及鼓勵整合建立跨行政區域的交易平臺,推進交易主體跨行政區域自主選擇交易平臺,鼓勵電子交易系統市場化競爭等要求,應跳出行政區域的框框,優化配置交易平臺資源。三是堅持政策導向。按照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要求,應盤活社會資本,吸引社會資本投向第三方交易平臺,實現專業化、集約化發展,培育新型市場主體,為經濟發展提供新動能。
按照三個導向,我市確定實行政府購買服務市場配置,構建“A+1+N”平臺體系,這個體系中,A代表多層次、多部門的監督體系,1是公共服務系統,N是多個交易系統,A通過1這個公共服務系統,實現對眾多交易系統N的有效監督。A和A之間、A和N之間、N和N之間通過1這個樞紐實現互聯互通和信息共享,確保各相關主體既各司其職、又互聯互通。
二、構建市場機制,創新配置方式
一是統一搭臺,請市場主體唱戲。根據國務院《平臺整合方案》對電子交易平臺體系架構的統一要求,實行市縣一體規劃,一體配置,一個公共服務平臺,一套業務流程和技術標準,共享各種資源;分行業和行政層級配置監督平臺;分專業配置交易平臺,為第三方交易平臺在全市范圍內充分競爭提供了平臺;實行內和項目、預算、收入、資產銜接,外和省、市、縣相關部門互聯互通、信息共享。
二是分類施策,讓市場配置平臺資源。對公共服務和行政監督系統,菏澤市采取協議購買的方式,購買國家招標投標公共服務平臺的公共服務和行政監督平臺服務。對交易系統,在解決三大系統間互聯互通、信息交互、業務流程、統一入口等基礎上,經過公開招標,確定易招標、國泰新點、正量網三家交易平臺并正式上線運行,實行招標采購主體自主選擇交易平臺,讓交易平臺之間全面充分競爭。
三是激勵競爭,靠市場優化服務功能。由于平臺服務資源提供主體是企業,市場競爭的壓力促使公共服務系統的場所共享、主體注冊、CA互認等功能以及監督系統的日常監督功能迅速優化;三個系統之間的互聯互通、資源共享迅速實現。交易平臺之間比服務質量、比服務效率,相互競爭,系統功能不斷充實完善,交易績效不斷提高。
四是優化環境,促進平臺有序競爭。落實招標采購主體的交易平臺選擇權,嚴肅查處干預單位自主權行為;落實招標采購主體的付費決定權,確保交易平臺之間收費可比;實行選擇交易平臺的合同名稱、項目、收費標準、結果等信息公開,促進競爭的公開、公平和公正;加強對交易平臺的日常監控和監督檢查,確保平臺運行有序,服務優化。
三、配置效能優化,作用效果初顯
一是快速構建了地方公共資源交易平臺體系。充分利用國家招投標公共服務平臺公司的成型產品、成熟技術和較強的技術力量,快速實現公共資源配置、電子招投標、公共資源交易和政府采購公共服務系統(平臺)的四合一,在更寬領域和更大程度上實現共享、共用和分級管理。實現了多個交易平臺的相互競爭,市場配置;實現了多個行政監督平臺依托公共服務平臺依法履行監督職責;實現了“一個入口,一把鑰匙”,優化了工作流程;實現了市縣一體、聯動共享。
二是轉變了地方政府的服務理念,促使“三個平臺”體系建設和交易服務效率的提高。菏澤市公共資源交易平臺配置的方式,可以有效促使“三個平臺”體系完整建立。破除了政府和國有企業追求信息系統建設“自己所有自己所用”的傳統固有思維,打破了平臺孤島、資源分割封閉、市場分割的格局,促進了服務效率的提高。
三是節省了政府投資,優化了資源配置。和自己建設運營“三個平臺”相比,可節省一次性投資1000萬元以上和每年維護費100萬元以上。這個架構更加方便實現信息傳輸由單向串聯,向雙向并聯轉變,網絡體系由“寶塔”狀結構到“網格”狀結構的轉變,形成信息交互傳輸、異地交易、行業監管等共享樞紐;實現各層級、各平臺、各種資源的共享,實現上級行政監督部門對下級的監督和業務互動;突破行政區劃和行政架構,形成線上交易平臺平面大市場和分層級分行業的電子化聯動監督體系。
四是激發了電子交易市場發展新動能,有利于從供給側培育互聯網+電子交易新業態。我市交易平臺體系配置方式,極大提升了第三方交易平臺的生存空間,將從需求方倒逼市場細分,促使交易服務整個供應鏈向專業化方向深度發展,促使公共資源交易線上線下專業化分工和合作發展;推動電子交易服務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培育互聯網+公共資源交易+電子招標投標的新業態,進而促進“三個系統”(三個平臺)架構的全面落地和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