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
住建部發布全過程工程咨詢服務合同示范文本(征求意見稿)
8月31日,按照《國家發展改革委住房城鄉建設部關于推進全過程工程咨詢服務發展的指導意見》(發改投資規〔2019〕515號)要求,住建部發布《關于征求全過程工程咨詢服務合同示范文本(征求意見稿)意見的函》。
合同示范文本主要適用于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礎設施項目,兼顧了不同階段、不同方式的咨詢服務及費用計取等需求。合同示范文本由協議書、通用合同條件和專用合同條件三部分組成,其中:合同協議書主要包括項目概況、服務范圍、期限、費用等,集中約定了協議雙方的基本權利義務;通用合同條件對咨詢服務的實施及相關事項、雙方的權利義務作出原則性約定,包括一般規定、委托人、咨詢人、服務要求和成果、服務費用和支付、違約責任等;專用合同條件可對相應通用條件中的原則性約定進行細化、完善、補充、修改或另行約定,包括服務范圍、服務費用和支付、進度計劃以及咨詢人主要咨詢人員等。
NO.2
住建部等9部門印發意見加快新型建筑工業化發展
近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等9部門聯合印發意見,提出要加快新型建筑工業化發展,以新型建筑工業化帶動建筑業全面轉型升級,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中國建造”品牌,推動城鄉建設綠色發展和高質量發展。新型建筑工業化是通過新一代信息技術驅動,以工程全壽命期系統化集成設計、精益化生產施工為主要手段,整合工程全產業鏈、價值鏈和創新鏈,實現工程建設高效益、高質量、低消耗、低排放的建筑工業化。意見在加強系統化集成設計、優化構件和部品部件生產、推動構件和部件標準化、推廣精益化施工等方面提出了明確要求。
意見明確,要加快信息技術融合發展,大力推廣建筑信息模型(BIM)技術,加快應用大數據技術,推動傳感器網絡、低功耗廣域網、5G(第五代移動通信技術)、邊緣計算、射頻識別(RFID)及二維碼識別等物聯網技術在智慧工地的集成應用;創新組織管理模式,大力推行工程總承包,發展全過程工程咨詢,探索工程保險制度;加大科技研發力度,加大鋼結構住宅在圍護體系、材料性能、連接工藝等方面的聯合攻關,推動科技成果轉化;加快專業人才培育,培育專業技術管理人才、技能型產業工人;開展新型建筑工業化項目評價,制定評價標準,建立評價結果應用機制。
N0.3
北京發改委公布市公共資源交易目錄反饋意見
2020年7月29日至8月27日,北京發改委在市政府門戶網站和北京發改委門戶網站對《北京市公共資源交易目錄(2020年本)》(征求意見稿)向社會公開征集意見。經統計,共收到社會各界意見建議2條,主要集中在工程建設項目必須招標范圍方面。經北京發改委逐條分析研究,說明意見采納情況。
一、針對“建議明確目錄第一條‘工程建設招投標’中的‘國有企業’以及‘主導地位’的定義,以避免實際工作中出現的理解分歧”的建議。經北京發改委研究不予采納,不予采納的理由為“關于‘國有企業’以及‘主導地位’的定義,應當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等部門法有關規定執行,北京發改委制發的規范性文件無權作出定義”。
二、針對“根據《關于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深化建設項目行政審批流程改革的意見》(市規劃國土發〔2018〕69號)第二條‘在社會投資項目的房屋建筑工程中,可以建設單位自主決定發包方式,不再強制要求進行招投標’及《關于進一步明確優化營商環境政策適用范圍的通知》(市規劃國土發〔2018〕159號)第一條‘社會投資項目是指沒有我國各級政府公共財政直接投資的建設項目’的規定,據此,國有企業使用建議本目錄考慮北京市已發布優化營商的相關政策,避免實際工作中的政策沖突”的建議。經北京發改委研究不予采納,不予采納的理由為“一是《必須招標的工程項目規定》(國家發展改革委令第16號)已經取消了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根據實際情況,規定本地區必須進行招標的具體范圍和規模標準的授權,根據‘法無授權不可為’的原則,北京市無權另行規定依法必須公開招標的工程建設項目范圍;二是《必須招標的工程項目規定》(國家發展改革委令第16號)作為部門規章,其效力層級高于《關于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深化建設項目行政審批流程改革的意見(市規劃國土發〔2018〕69號)》、《關于進一步明確優化營商環境政策適用范圍的通知(市規劃國土發〔2018〕159號)》等規范性文件。綜上,北京市依法必須招標的工程建設項目范圍應當嚴格執行《必須招標的工程項目規定》(國家發展改革委令第16號)及《必須招標的基礎設施和公用事業項目范圍規定》(發改法規規〔2018〕843號)有關規定”。
NO.4
貴州:深化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
近日,從貴州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獲悉,為深入貫徹落實中央全面深化改革決策部署,積極服務貴州省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建設,進一步優化全省營商環境,省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制定了《貴州省深化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推動營商環境“辦理建筑許可”指標提質進位三年行動方案》(以下簡稱《方案》)。
《方案》明確工作目標,參照世界銀行營商環境評估標準,到2020年底,全省營商環境“辦理建筑許可”指標第三方評估排名比上年提升40位以上;到2021年底,全省“辦理建筑許可”指標涉及的各方面工作達到全國中上水平,到2022年底達到全國上游水平。
《方案》明確重點舉措,貴州省將實施“深化清單管理”專項行動、實施“加速項目策劃生成”專項行動、實施“優化審批流程”專項行動、實施“精簡審批環節”專項行動、實施“壓縮審批時間”專項行動、實施“優化審批信息系統”專項行動、實施“降低企業成本”專項行動、實施“強化工程質量安全”專項行動、實施“監督管理”專項行動,深化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推動全省營商環境“辦理建筑許可”指標進一步提質進位。
NO.5
內蒙古建設領域行政審批新系統啟用
日前,內蒙古自治區住房和城鄉建設領域新建行政審批系統正式啟用。據了解,新系統具有辦理時限更短、服務效能更優、數據聯通更暢通、企業辦事更高效、監管和查驗更便捷的特點。新系統啟用后,內蒙古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率先對核發的建筑業企業資質、房地產開發企業資質、安全生產許可證以及二級注冊建造師、企業主要負責人、項目負責人和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證書實行電子證書,不再核發紙質證書。這標志著內蒙古住房和城鄉建設領域核發的建設類企業資質、人員資格注冊證書正式進入電子化管理時代。
據介紹,此次推行的建設類企業資質、人員資格注冊證書電子化管理,是內蒙古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繼實施“集中審批權限、一枚印章管審批、科學再造審批系統”改革后,推出的又一項便民利企改革舉措。此舉進一步壓減了行政審批事項、流程、時限,實現了“跑一次”向“跑零次”的轉變,有效打通了企業和群眾辦事“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