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初,在《電子招標投標辦法》頒布之際,國電物資集團為貫徹中國國電集團公司提出的“緊抓國家推進電子商務的有利契機,加快建設網上招投標、電子采購和配送業務電子平臺,提高信息化水平”的工作要求,立即啟動了電子招投標平臺建設計劃,并于2013年10月31日上線試運行,這是國內第一家完全按照辦法規定要求進行建設的全流程電子招投標平臺。
在此之前,國電集團招投標業務所涉及的招標、投標、開標、評標和定標等流程全部采用線下操作方式,規章制度繁瑣,操作流程復雜,采購周期較長,整個運作成本高。央企、國企等國有企業也普遍采用線下方式開展招投標業務,通過人工、書面文件的方式操作,電子化程度低。
一、國電集團電子招投標平臺建設過程、特點、保障及效益
(一)建設過程
該系統建設以電子招投標辦法為基準,以滿足國電集團招標管理及行政監督需求為依托,業務范圍覆蓋國電集團全部招標類型,同時系統具備良好的通用性和可擴展性,流程靈活可配置,可支持多招標代理機構模式。系統實現了招標公告發布、招標文件發售、網上澄清、網上投標、網上開標、在線評標、費用管理、電子歸檔、行政監督、統計分析等全流程業務功能,共計包括50個業務流程、42個一級功能模塊、126個二級功能模塊、260個三級功能模塊、95個業務表單、6個外部系統的19類接口,可同時支持包括火電、水電、風電等在內的9種工程類型,主機、輔機等11種項目類型的全流程網上開、評標。其中,在流程配置上,可支持公開招標和邀請招標,資格預審和資格后審,一步制和兩步制,投標文件一次遞交和兩次遞交等多種業務流程;支持基建、技改類,總價招標和單價招標等不同招標特點;還可支持網上開/網上評,網上開/線下評,線下開/網上評,線下開/線下評等多種開評標方式的自由選擇,完整地實現了招投標全過程的電子化,且能夠很好地滿足國電集團的招標管理要求。
隨著電子招投標平臺功能不斷優化完善,實現了在京項目開評標線上運行。平臺正式上線運行后,極大地提高了招投標業務的工作效率,節省費用成本,降低工作量,提升招標采購整體管理水平,同時有利于整合招投標業務,更好地服務于國電集團。2015年以來,電子招投標平臺完成了檢測和系統優化整改,并按照《CTS-EBS01-2016電子招投標系統交易平臺認證技術規范》要求完成了系統的認證工作,確保了招投標平臺全年穩定運行,實現上下游各環節銜接順暢高效。按照國電集團關于加強物資集中管控部署要求,2015年底,平臺掛網的項目已覆蓋國電集團旗下招標公司所有業務類型,涉及火電、水電、風電、煤礦、煤化工、鐵路、太陽能和綜合辦公等。平臺的穩定性、可靠性和適用性,以及處理大文件、大并發的能力,得到了切實的檢驗。
作為國電集團指定唯一的電子招投標平臺,國電集團所有的招標投標業務都在該平臺完成,實現了招投標過程的全流程線上化,實現了“百分之百公開、百分之百集中、百分之百上網”整體管控目標。截止2017年8月10日,已經完成了掛網項目11625個、包12853個、投標人59702人/次、總計投標文件102329份,對供應商開展系統操作、安全等內容培訓累計150余次,并實現了和國家公共服務平臺的數據對接。
2015年,在總結招標采購信息化成功經驗的基礎上,積極探索非招標采購業務信息化發展道路,并按照國電集團提出的物資集中管控要求,參照電子招投標技術規范,物資集團建成了電子詢比價采購平臺。該平臺覆蓋所有計劃類型、采購方式、采購類別等非招標采購業務,實現了非招標采購的全過程閉環管理,有力促進了集團公司物資集中管控的有效落地。包括計劃管理、采購管理、訂單管理、報價管理和中國電力商務網門戶等主要功能模塊。截至2016年4月29日,詢價平臺項目組在濟南、武漢、北京(五個批次)、鎮江、成都、廣州、西安、沈陽等地連續召開了12場培訓會,完成了集團范圍內36家分子公司的實施推廣任務。目前,詢價平臺已覆蓋了國電集團10大區域,37家分(子)公司,1000余家項目單位,累計注冊供應商會員5萬多家,實現了國電集團范圍內所有非招標業務全部上網采購。
電子招投標系統和電子詢比價系統的上線標志著國電集團采購業務的全面線上化,為國電集團物資集中管控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二)主要特點
在滿足國電集團整體招標業務需求的基礎上,國電電子招投標平臺項目主要成果和突出貢獻如下:
1.平臺實現了招投標業務全流程的規范化、模板化、科學化,并利于管控實現了業務操作人性化、簡單化、自動化,實現信息資源的統一、共享和共用。
2.平臺實現招標全過程的無紙化、網絡化,推動國電集團招標業務管理信息化的發展,大大提高了采購效率、降低采購成本。
3.在傳統業務領域采用了網上支付技術。在費用管理方面實現與三方支付平臺的對接,實現與公司內部財務系統的全面對接,解決因財務手段滯后為電子招投標業務帶來的瓶頸問題。目前標書費、平臺使用服務費等均為第三方支付方式,保證金采用銀企直聯方式,大大提高了財務的工作效率。平臺實現招投標全過程的費用管理,極大的解放了財務對賬的工作量,并為統一決策提供基礎數據支撐。
4.平臺搭建完成開、評標監控系統,在國電集團開標評標所在地的各開標室、評標室建立起實時監控體系,通過監控管理軟件以及相應高清攝像機、拾音器及相關配套設備和服務器對開標和評標的全過程進行實時監控、錄像存檔和集成調用等,確保網上開標、網上評標的公開性和公平性。
5.系統采用開放、先進的體系結構,系統流程靈活可配置、通用性強、拓展性強并且支持多招標代理機構模式,滿足國家《電子招標投標辦法》和《電子招標投標系統技術規范》的要求,為電力行業電子招投標的發展起到引領作用。2015年6月,中鐵物資集團試用國電電子招投標平臺開評標成功,為國電電子招投標平臺拓展系統功能、開展外部電子招投標業務積累了經驗、奠定了基礎,在國家大力倡導的第三方使用平臺方面具有重要意義。
6.在電子招投標業務開展的基礎上建成的詢比價系統,支撐了非招標采購業務,成為了電子招投標業務的補充。一是實現了四個全覆蓋。實現對物資類、工程和服務類業務全覆蓋;實現集團公司本部及其所屬單位用戶全覆蓋;實現詢價采購、競爭性談判、單一來源和框架協議等采購方式全覆蓋,以及年度、季度和月度計劃全覆蓋,滿足所有非招標方式采購需求。二是實現標準化管理。進一步規范了業務操作和過程資料模版,主要包括技術要求、商務要求、審查紀要、談判紀要、評審表單、評審報告、出入庫單、結算單。其中,提供采購文件模版10套,采購評審文件模版7套,合同模板17套,實現了采購過程的標準化管理。三是實現流程全閉環。通過與物資系統的標準接口,打通前端計劃提報和后端采購訂單反饋的通道,從整體上提高信息系統之間的數據交互和信息集成,實現全集團范圍內非招標采購業務流程全閉環,非招標采購管理上下信息暢通,采購數據共享。
?。ㄈ┍U洗胧?/STRONG>
1.完善企業內部管理制度。電子招投標系統建成投運只是萬里長征的第一步,深化應用、完善服務才是平臺發展的目的和動力。企業內部管理制度方面,伴隨著招投標系統的發展,下發了《電子平臺電子鑰匙(CA證書)管理制度(試行)》、《電子平臺賬號管理規定(試行)》、《電子平臺資料管理制度(試行)》、《電子平臺費用管理制度(試行)》、《電子平臺投標保證金管理制度(試行)》、《電子平臺線下開標工作規范(試行)》、《電子平臺運維管理辦法》、《電子平臺應急方案》等。2016年,國電集團下發《中國國電集團公司招標采購實施辦法(征求意見稿)》,深化了全集團對國電集團電子招投標平臺的應用。
2.建立完善的客戶服務體系。項目投運開始,國電集團電子招投標平臺就有配套的客戶服務團隊,包括業務問題和技術問題解答。面向供應商的平臺技術問題由客戶中心通過400電話、微信、企業QQ等形式統一回答。保證金問題由招標代理機構項目經理進行問題跟蹤和解答?,F場開評標服務由專業運維團隊組成,分別解答供應商和評標專家的業務和技術問題。開標前兩小時,開標大廳電話開通,解答供應商開標相關技術問題。
3.建立快速的運維應急機制。應急機制包含業務、技術兩方面內容。業務應急機制,當發生系統故障致使業務操作不能正常進行時,立即啟動傳統手工操作代替計算機管理,待故障排除后,錄入到系統中,保證連續性。技術應急機制是針對機房、數據庫、網絡、系統安全等故障發生時,采取應急對策,只有事先對各種突發情況有考慮、有準備,才能防患于未然,才能在事情發生后沉著應對、冷靜處理。
4.提供專業用戶培訓服務。用戶培訓是平臺穩定運行的一項重要工作,培訓群體為:招標人、項目經理、投標人、評標專家等,采用系統流程講解、功能演示、在線模擬等多種方式開展。國電集團電子招投標平臺運維團隊不斷地完善平臺培訓方案、各類操作手冊、各種業務指南,為各類用戶掌握平臺使用提供支撐手段。其中針對投標人,不斷地加強宣傳和培訓工作。采取規?;募?、現場培訓,加深投標人對新型模式下的投標文件編制、加密上傳以及開標解密等工作的理解。同時針對投標人群體的特點,進一步精簡平臺操作手冊的內容,以最直觀、最簡單的方式指導投標人快速掌握。
5.組建一支具備較強業務素質和技術能力、熟悉整個系統運行規律、具有豐富的問題處理經驗的運維隊伍,通過規范工作流程、明確崗位職責、精細化權限控制,形成對平臺運維工作全周期的閉環跟蹤管理。
(四)平臺效益
國電招投標平臺上線以來也取得了很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平臺的上線使用,極大的降低了招投標各方的費用成本,包括差旅、紙張印刷、通訊、存儲以及關系管理維護在內的各類顯性和隱形費用都實現了大幅下降。平臺運行至今,經測算,電子招標投標系統的使用進一步促進了投標人競爭的充分性,可為招標人降低1%~3%的采購成本,如以國電集團400億元/年的招標額計算,每年可節省采購成本4~12億元;投標人方面,可為投標人節約差旅、住宿及印刷等費用,約1.2萬/投標人/次,如以國電集團2013年4000個招標項目測算,每個項目平均5個投標人,全年可為投標人節省2.4億元投標成本;招標代理機構方面,通過應用平臺及控制費用成本,可使招標單包成本由之前的1.8萬元降低到1.53萬元,如以2016年測算,全年招標項目共計4260個,可為招標代理機構節省費用成本約1150萬/年。
國電招投標平臺的上線推動了電力行業招投標電子化、網絡化的發展,為中小企業參與電力市場投標提供了一個公開、公平、公正的參與平臺,有利于進一步規范國電集團招投標業務管理,提高了招標采購的透明度,促進了公平競爭,為實現社會的更加公平正義做出貢獻,從而進一步提升國電集團公司的社會形象。
國電招投標平臺取得以上成果和效益的同時,也得到了系統內外的高度評價。2014年電子招投標系統獲得中國國電集團公司總經理獎勵基金二等獎;2014年電子招投標系統獲得國電物資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獎勵基金特等獎;2014年電子招投標系統獲得電力行業信息化優秀成果獎一等獎;2015年國電集團電子招投標平臺入選國家首批試點項目;2015年國電電子招投標平臺與國家公共服務平臺成功對接、成為國家首批試點單位獲得國電物資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獎勵基金二等獎;2015年國電評標中心建設項目獲得國電物資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獎勵基金二等獎;2016年區域電子評標中心實現集團公司區域電子評標全覆蓋項目獲得國電物資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獎勵基金二等獎。
國電物資集團一直以來積極參與國家招標公共服務平臺的建設,并積極參與檢測認證規范的標準制定。國電招投標平臺作為首批試點單位成功與國家招標公共服務平臺實現了數據對接。近期,平臺聘請國家權威檢測認證機構,依照《電子招標投標系統檢測認證技術規范》,完成了電子招投標平臺檢測認證工作。
作為國內首個完全按照規定建設的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全流程電子招投標平臺,解決了很多政策和技術問題,攻克了很多技術難關,尤其是由投標商自主通過電子簽名的方式進行投標文件的加解密,徹底解決了信息安全的法律風險和業務風險,并成為首批電子招投標試點單位,為央企招標采購電子化起到了突出的示范作用。平臺投運后,各大央企等紛紛前往參觀學習,參照國電模式開展電子招投標系統的建設,為電子招投標應用起到了引領示范的作用。
二、國電集團電子招投標平臺亮點與資源共享
2015年,國電物資集團以前瞻性、戰略性思維建成集網上開標、集中在線評標、視頻遠程評標、視頻會議和開評標相關會議等功能為一體的覆蓋全國的綜合性遠程評標服務中心。在總結建設經驗的基礎上,通過建設京內外各區域評標中心、研究遠程評標的監督監管方式,真正實現異地、遠程網上評標。截止目前,在京共建設了5個遠程評標中心(國電評標中心、國電接待中心評標室、新大都酒店評標室、如意酒店評標室、君頤潤華酒店評標室),在京外新建8個區域評標中心(西南、山東、東北、西北、南方、華中、華東、內蒙區域評標室),可同時容納900名專家在線評標,各中心全部采用點到點專線網絡連接,且部署高清視頻會議、高清視頻監控。真正意義上實現了線上招投標業務全區域覆蓋,實現了各區域遠程評標中心與主中心的視頻評標的互動,評標專家異地互動,實現主中心對全國所有區域招標過程的同步管理,實現對集團公司所有招標項目的集中管控。
北京評標中心
通過遠程評標中心,國電集團實現了全國各區域遠程在線評標,大大節約評標成本與評標時間,顯著提高招投標業務效率。同時,通過評標中心監督管理手段以及技術手段,保證了評標工作的公平、公開和公正。
2016年,國電物資集團在招標業務遠程評標中心建成的基礎上,深化非招標采購平臺的應用,進一步提高采購評審效率,建成了非招標采購業務遠程視頻評審系統。物資集團下屬的各區域配送中心設置一間主評審室,所在區域的電廠和分子公司設置分評審室,所有評審室都配備視頻會議和視頻監控的功能。截止今年6月份,已建成主評審室12間,分評審室82間,覆蓋東北、華北、華東、華中、南方、西北、西南、山東等區域。利用該資源,遠程評標服務能力將得到明顯提高,輻射面積將進一步擴大。